返回首页 展开列表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学研合作 > 区域合作平台
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发布时间:2015-03-16

浏览量:8078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由于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制件具有的高生产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以及有较高的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已越来越被国民经济各工业生产部门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制造领域,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化和高端技术服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做出了重要贡献。模具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工业要发展,模具须先行。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目前,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从而实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系统,是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重心。模具制造业作为其他行业的支撑产业,必将影响着广东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意见》(粤府[2012]98号)则更进一步指出,加快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将综合服务贯穿于企业成长发展全过程,有利于促进专业镇主导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利于发挥政府与市场在生产力促进中的协调互补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全链条发展,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路径,是构筑转型升级的新动力。建设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对改善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中小微企业从传统加工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针对横沥镇在融资担保、人才配套支撑、市场开拓能力、营销渠道、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研发、品牌推广等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建立东莞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能有的放矢地引入合适的现代服务业。对模具产业而言,围绕产业链需求获取足够多的企业服务需求,匹配更优的解决方案和产品,解决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能通过外力有效提升横沥模具产业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带动整体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协同创新中心”将致力于提升东莞模具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从产业生态视角出发,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模具设计及软件开发平台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核心,以模具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引进培养平台为产业优化提升发展的服务关键,以技术转移、转化和企业孵化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重点、以低成本模具制造装备制造改造与检测、模具产业信息化平台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支撑,通过“建平台、补平台、强平台”,逐步形成覆盖模具全产业链发展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立健全模具产业创新链条,在重点发展的汽车模具制造、模具原材料研发和产业化、模具装备制造业等三大重点领域,实现相关科技成果从创意到商业化生产及产品销售整个过程的全方位服务,力促横沥乃至东莞传统模具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将横沥打造成为全市乃至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示范镇区。

“协同创新中心”将建设以下10大子中心:分别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的材料塑性成形技术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模具检测技术中心;与东华大学合作建设的模具产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东华大学和广东步明精机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新材料成形模具研究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心和模具信息服务中心;与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东科集团合作建设模具企业孵化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模具展览展示与品牌创意设计中心和模具应用人才培训中心;与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合作共建的模具装备制造创新中心。

上海高校参与建设的横沥模具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包括:

(一)模具检测技术中心

模具检测技术中心将充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检测设备,为中小模具企业提供各类检测服务。该技术中心将以下几点作为建设方向:形位测量,为各类模具、模架、机械零件及计量仪器等提供几何尺寸、形位误差、曲线曲面测量等;检测技术,为企业提供模具产品的研发、生产、成品各阶段的检测技术服务(包括:测量、检验、测绘、验货等);以及专业的模具检测技术指导、技术改造及有关产品质量的各类服务;问题分析,表面质量问题分析、材料分析与失效分析,为各类模具、机械零部件提供表面质量问题分析、原材料检验、产品材质分析、产品物理机械性能检测、产品失效分析等测试分析服务等。

(二)模具产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模具产业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将面向模具制造企业,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东莞中小模具企业建立统一网上电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具有市场导购、互动电子商务、企业营销与客户管理、商贸物流、售后服务等功能,为东莞模具产业创立品牌和建立营销渠道提供支撑。此外,该平台还将在模具及其装备生产制造系统规划与资源优化配置,面向工业园区的供应链及物流优化,业务流程优化与信息化建设规划,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论证及选型,模具生产计划与监控的解决方案及软件开发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帮助东莞模具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三)模具应用人才培训中心

模具应用人才的培训中心针对东莞模具制造行业中高级操作人才短缺问题,将具体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职业技术人才培训。针对企业各类人员,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如: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模具设计、CAD/CAM/CAE培训等。

2、专业学历提升。针对企业现有的工程师和各级各类管理人才,开展系统全面的学历提升教育,如:专升本、工程硕士、MBA等。

3、开展引智工程。针对企业和甲方等相关机构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才智引进:一是建立实习基地,建立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企业实习基地,让本科生、研究生通过生产实习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等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二是建立企业博士后科技工作站,通过博士后的研究工作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形成科技特派员的长效工作机制。四是建立教师(教授)工作室,直接利用高校师资及其相关智力资源为企业服务。五是运用岗位招聘、柔性引进等多种形式吸引各类科技人才到横沥创新创业。六是通过课题合作形式选送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参加课题研究与学习,每年可为模具专业镇培养100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4、定向培养与就业工程。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开展模具及其相关本科和研究生的订单式联合培养,以及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如采用“3+1”的培养模式,开展模具专业卓越工程师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东莞产学研合作中心简介
下一篇:上海交大-浙江熊猫乳业集团联合乳业技术中心及其创新团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