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2 日,第十一届上交会高校展区热度持续攀升,各大高校科研团队纷纷 “C 位出道”。南京理工大学的项目“连续体机械臂实验系统”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和科研领域。宁波大学的“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设备”整机灵敏度达同类产品较高水平。同济大学的“低空飞行器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整机”项目突破了传统氢能燃料电池构型。上海交通大学展出的“增材制造微型燃气轮机回热器”项目,上海大学的“叶片制备过程全流程检测及控型技术”项目和上海电机学院的“单晶涡轮叶片智能制备工艺”等五所高校的项目均是以重型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中国重燃,共同推进“联合创新计划”的成果。体现了校企联动的巨大优势。
在今日的上交会高校展区内,上交会组委会执行办副主任、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上海市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主任姚尧一行莅临高校展区指导工作,重点参观了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展台,详细了解了机器人专场展示、“成果运营服务窗”、创智汇路演等活动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情况。周主任认真听取了参展高校对上交会参展工作的建议意见,对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在市教委领导下长期以来为上交会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表示未来上交会将进一步丰富校企合作供需预对接服务,推动促进技术交易,祝愿高校展区越办越好。
▲联合创新计划成果展台
▲同济大学低空飞行器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整机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具有自旋转和防摇摆功能的起吊装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混合现实数字化智能肺癌介入导航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基于TPMS拓扑共形超融全集成能流机
▲上海中医药大学天麻红曲压片糖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道路施工智慧作业区管控系统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速高精度智能化磨削电主轴
“创智汇” 路演活动延续首日热度,持续释放创新动能。路演现场堪称高校科研实力的 “超级秀场”。诸如,在先进材料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展示了“高结晶性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技术”项目的风采;在环保领域,中国矿业大学介绍了“大规模低能耗CO2捕集与资源化技术”;生物医药方面,东南大学带来了“治疗难愈性溃疡和慢性炎症的环装RNA药物”。
值得关注的是,高校展区以专业化的服务标准圆满完成多批次专业观众接待工作,包括来自海门、武进、鹰潭和南通等地区的专业团队观众以及来自海外的国际团队。与此同时,“成果运营服务窗” 咨询服务高效推进,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专业指导。此外还有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碳之道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润滑用特种节能复合材料开发”项目进行产学研合作签约。
华东理工大学科研供需对接AI平台揭牌仪式的举行,更是为展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平台通过智能技术实现科研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对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从高校创新成果的惊艳亮相,到创新科研平台的正式启航,第十一届上交会高校展区第二日的精彩,充分展现了高校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不断探索与突破。随着展会的持续进行,高校展区还将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