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18
浏览量:843
捷报频传
6月17日第九届上交会展期最后一天,虽已接近尾声,但依旧精彩不断。
喜讯传来:高校展区的承办单位——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荣获“上交会优秀合作伙伴”奖。
同济大学“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获第九届上交会优秀生物医药项目奖。该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出一套全新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标准流程,已与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完成了超2000多例的临床试验,具有高灵敏度(>91%)、高特异性(>96%)、高广谱性、高延展性、高技术壁垒、成本低等特点。
东华大学“绿色高效耐水解杂化钛催化剂及其特种聚酯材料开发及应用”获第九届上交会优秀能源低碳项目奖。该催化剂已量产,实现批量供应,建成催化剂合成百吨级生产和特种聚酯中试技术平台(上海慧翌),并计划投资千吨级催化剂合成专用生产线,应对聚酯产业链日益增长的绿色低碳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需求。
创智汇
6月16—17日,高校展区的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环保与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三场“创智汇”路演,共推介了南京大学、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7所高校27项技术成熟的参展项目。
据悉,在展期之后还将继续开展相关项目的路演活动,“创智汇”路演将贯穿全年举办。
主旨演讲
东华大学与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民用航空复合材料联合实验室签订深化合作协议。
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原副主任李鸿伟,在“上交会大讲坛”上发表题为《提高专利转让利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圆桌派
东华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处长、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学科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季诚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冬清,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姝三位嘉宾做客“上交汇在线圆桌派”。季诚昌介绍了东华大学科研发展概况及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学校的相关举措;蔡冬清分享了“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选题、跨越中试死亡之谷、技术成果宣传三点经验;朱姝畅谈了如何跨越从“发论文”科研到产业化的鸿沟。
供稿:张怡
下一篇:“创智汇”系列路演活动-高校成果走进园区专场成功举办